top of page

吉客零售

Learn Below

​吉客觀光

Learn Below

【吉客產業】2006-2024 台灣人均GDP的趨勢



#吉客分析  續「2006-2023 台灣人均GDP的趨勢文中分析,本文將人均 GDP 及經濟成長率更新至 2024 年,如下圖所示:

資料來源:經濟部統計處|製圖:吉客分析
資料來源:經濟部統計處|製圖:吉客分析

2024 年人均 GDP 成長因素


1. 半導體產業帶動出口增長


台灣的半導體業,尤其是台積電,作為全球晶圓代工的領頭羊,對台灣GDP的貢獻極為顯著。台灣的高科技出口尤其是半導體的銷售,使得台灣的總體經濟成長穩健,並帶動人均GDP的上升。由於全球數位化、5G建設與人工智慧的普及,台灣的半導體需求未來幾年仍將穩步增長。


2. 國際化與全球供應鏈重組


隨著全球供應鏈的重組,台灣在製造業(尤其是電子製造業、機械與精密儀器)方面逐步強化了其競爭優勢。


3. 數位轉型與創新科技發展


台灣近年來積極推動數位轉型,政府與企業在物聯網、人工智慧、區塊鏈等領域的投入,為經濟創造了新動能。

  • 台灣政府推出的5G與智慧城市建設項目,提升了生產效率與數字經濟的發展潛力。

  • 創新科技公司的興起,也帶動了整體產業的創新與成長,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業的發展。


4. 內需市場回升


台灣的內需市場在近幾年逐漸回升,消費者信心增強。隨著疫情後的復甦,台灣內部消費活動增長,對GDP的貢獻逐步提升。


5. 匯率與國際資金流入


台灣的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,加上全球資金流入,對於提高人均GDP也有一定影響。特別是 外資股市投資金融業的發展,有助於經濟增長。




GDP 增長大幅受惠半導體與美元升值 民眾未必直接受益


  1. 名目GDP成長背後的主力:出口產業 + 匯率效應

半導體出口推高總體GDP:台灣的經濟高度依賴外銷,尤其是半導體、電子零組件、資通訊產品等高附加價值出口:


  • 台灣出口總額佔GDP比重長期超過 60%

  • 半導體產業在 2023–2024 年表現亮眼,是人均GDP能持續攀升的重要來源之一

  • 此成長主要集中於少數高生產力產業,尤其是科技業與外銷導向製造業


美元升值造成「帳面人均GDP」膨脹

因為台灣使用美元作為統一計價單位來計算人均GDP(名目GDP ÷ 人口),若新台幣對美元貶值,反而讓以美元呈現的人均GDP 看起來變高。



  1. 民眾未必「直接受益」的原因

收入集中於特定產業


  • 科技業、金融業的員工薪資成長明顯,但服務業、零售業與傳統產業工資成長有限

  • 中位數薪資成長緩慢,與人均GDP走勢產生落


匯率與通膨影響生活成本


  • 台幣貶值導致進口物價上升(如:能源、原物料、國外品牌消費品)

  • 即使企業營收增加,物價上升速度常快於薪資,造成實質可支配所得壓縮

訂閱電子報瞭解更多「吉客」

禮商國際 iChic Taiwan(統編:24338545)  @  2025 Copyrights Reserved 
Contact us | analytics@ichic.tw


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