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零售客流】商業客流分析的進化
已更新:2023年9月6日
人潮就是錢潮,是許多零售管理者都知道的道理 ( 因為有人的地方就能帶來商機 ),那該如何透過客流統計後進行有效的分析呢?分析方法也有進化:本篇文章將客流群體視為無固定標記(Counting ID)、有固定標記(Tracking ID),分成「商業客流 #1.0」及「商業客流 #2.0」來探討。
商業客流 #1.0
商業客流 #1.0,主要是針對客流群體視為無固定標記(Counting ID) 的個體,計算結果可以分析以下幾個面向,像是進出店人次、各區域人次、進店率、熱力圖、開放區域客流等。
進出店人次 :
統計各店進出店人數,了解門市客流變化,以達到洞察整體消費者市場變化。( 透過變化進行策略行銷、產品採購調整 )
各區域人次 :
將門市進行區域、類型區分 ( 並以小時、週、月份及年進行分析 ),根據人潮高低區域調整庫存量、促銷活動、人力安排等。
進店率 :
進店人數/經過人數,有進店才有後續的成交,從進店率可分析門市是否有吸引消費者進入的因素。( 如商品櫥窗陳列、門市位置、外觀風格、促銷看板內容、門市位置等 )
熱力圖 :
將門市內各區透過熱力圖方式讓管理者了解客流狀況,找出客流經過集中度高的區域,由此了解消費者喜好商品程度 ( 進行商品組合、庫存管理 )。
開放區域客流 :
透過開放區域客流統計,可即時進行客流導引,將消費者導引至行銷活動之門市 ( 提升購物機會 ),另外亦可提升購物環境舒適度、增加消費者好感度。
商業客流 #2.0
商業客流 #2.0,是針對客流群體有固定標記(Tracking ID) 來進行分析,計算結果可以分析以下幾個面向,像是精準導購、動線分析、購物黏度等。
精準導購 :
透過深度數據挖掘 ( 年齡、性別、身高等 ),將更清楚消費族群,精準將廣告及行銷策略投放至主要客群,避免不必要之成本浪費。
動線分析 :
分析消費者在門市內購物動線,藉此可調整商品陳列,順暢消費者購物動線 ( 避免購物死角 ),亦能提升消費者好感度及增加購買機會。
購物黏度 :
除針對門市內各區人次分析外,可統計其滯留秒數(長度可自行定義,長於固定秒數即表示對該區商品具有黏著度),將只是經過的人數扣除,深度挖掘真正對商品有興趣的消費者,找出其潛在客群。
結論 :
零售市場瞬息萬變,各零售管理者應打造出智慧門市,透過科學方式輔助管理才能因應市場快速的變化,並找出潛在客群及適當行銷策略。
コメント